292016.12
VOCs治理政策持續添薪助燃 藍海啟動如何“搶食”
閱讀:1573VOCs是一類揮發性有機物的統稱,成分復雜,目前已經檢測出的VOCs種類已達300多種。VOCs排放源非常復雜,大類上可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。國家花大力氣在VOCs的污染防治工作上,VOCs治理政策持續加碼,VOCs監測、治理等相關產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。
1、VOCs是一類揮發性有機物的統稱,成分復雜
VOCs是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英文縮寫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,1989)的定義:揮發性有機化合物(VOC)是指熔點低于室溫而沸點在50~260℃之間、室溫下飽和蒸氣壓超過133.3Pa的易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,其主要成分為烴類、硫化物、氨等。由于其成分復雜,目前已經檢測出的VOCs種類已達300多種。
表1:VOCs定義與考慮因素
2、VOCs來源廣泛,4省工業源排放達150萬噸
VOCs排放源非常復雜,大類上可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。自然源以植被排放為主,屬不可控源。在全球尺度上,VOCs的自然源與人為源排放相當,但對于重點區域來說,人為源的排放遠高于自然源,是自然源的6~18倍。
圖1:VOCs來源分為自然源和人為源
我國的人為源VOCs排放主要來源工業過程、機動車尾氣、涂料使用等,其中以工業過程的VOCs排放量大、種類多。2014年,山東、江蘇、廣東和浙江4個省份的工業源VOCs年排放量在100~150萬噸范圍內,合計排放量超過了全國總排放量的38.3%;遼寧、河南、河北、上海、四川、湖北和福建等7個省市的排放量在40-80萬噸之間,合計排放量占全國比重為28.7%;余下20個省市的排放量則在0.3~40萬噸之間,排放量貢獻率為33%。
從地域上看,我國工業源VOCs排放量集中分布在東部、南部和北部,其中山東、浙江、江蘇省等區域VOCs排放量大的城市最多,而東南部、東北部和北部地區排放量大的城市數量較少,僅集中分布在少數幾個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的城市;西部地區工業發展相對落后,且地域廣闊和人口相對較少,大部分地區的排放水平很低。
圖2:我國工業源分市縣VOCs排放情況
圖3:我國各省市VOCs排放情況
3、VOCs治理政策持續加碼,排污費征收開啟上千億市場空間
霧霾經久不散,清新空氣成為人們迫切需要,也因此成為國家政策引導的主題。從2010年5月到2015年6月,5年之間,國家出臺了12項法規政策以確保VOCs得到有效控制。政策發布單位涵蓋環保部、財政部、工信部、國務院等,表明了國家嚴控VOC,從源頭上把控霧霾的決心。2013年國務院出臺號稱“史上最嚴格”的空氣污染防治計劃(《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》),為我國未來五年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奠定了基礎。在13年法規基礎上修訂的《大氣污染防治法》征求意見稿中,VOCs的產品標準被單列一條,要求制定燃煤、燃油、石油焦、生物質燃料、煙花爆竹、涂料等含揮發性有機物的產品質量標準,明確環保要求。在工業大氣污染防治章節中,共有四條是和VOCs廢氣的防治有關,占到了該章節的一半以上,后面的相關章節中也多次涉及VOCs防控相關,由此可見國家將會花大力氣在VOCs的污染防治工作上,VOCs治理相關產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。
表2:VOCs治理相關法規政策歷程
有關VOCs排污收費標準的規定,由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、環境保護部確定。本次采用創新型排污征費模式,最大限度調動企業自主申報的積極性,政府進行動態監督,鼓勵第三方參與,鼓勵社會和同行業進行監督。
圖4:VOCs排污征費模式
圖5:VOCs排污征費工作流程
根據《有機廢氣治理行業2013年發展綜述》,保守估算國內VOCs監測設備市場近200億元,治理市場需求在300億元/年。我們預測國內VOCs監測設備市場超500億元,治理市場需求在200億元/年。
(1)、在線監測需求555億
近期,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《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辦法》,將VOCs的排污費與其他大氣污染物提到同一高度,要求10月1日起石油化工和包裝印刷作為重點行業開始征收,北京地區最高40元/公斤。高額征收標準將倒逼企業新增VOCs監測設備與治理設施。同時,“十三五”期間重點區域的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將新增VOCs。在政策的持續推動下,VOCs治理行業將迎來加速發展,而作為VOCs治理的基礎與保障的監測系統,其市場則有望率先爆發。
VOCs監測市場包括城市、工業園區及污染源監測市場。VOCs在線監測設備的需求覆蓋全國。
圖6:VOCs監測市場:城市、工業園區與污染源監測市場
假設未來每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點位都增添VOCs監測設備,單套設備180萬元來估算。我國現有城市監測點位1512個,城市在線監測的市場空間為27.22億元。根據現有435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和1222個省級產業園區,按照每個園區兩個監測點(廠區和生活區),每個監測點投入180萬元進行估算,則相關產業園區的VOCs監測市場將達到59.65億元。根據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重點工程項目》對于全國共計1311個VOCs重點治理企業,以及上海市進行的補貼范圍面向的企業數量(重點治理企業28個,補貼企業2000個)比例來估算,VOCs監測設備在污染源端有望實現最高9.36萬臺。按照污染源單套監測設備50萬元估算,市場空間將達468.21億元。因此,我國在線監測市場預計555億元。
表3:在線監測投資額預測
(2)、“十三五”治理設施需求超900億
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,涉及到VOCs污染排放的行業眾多,VOCs重污染行業在我國占了全世界大部分的產能,加之企業普遍清潔生產水平較低,造成我國的VOCs排放總量巨大,因此從近期來看,中國VOCs治理的市場巨大,是其他國家在發展過程中都沒遇到過的。VOCs的治理包括以下幾部分:(1)工藝改進;(2)泄漏控制(LDAR);(3)浮頂罐替代固定罐或安裝密閉排氣系統;(4)末端處理。根據《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物防治“十二五”規劃重點工程項目》中所需投資總計3500億元,其中615億元直接用于揮發性有機物污染(VOCs)治理項目,新增揮發性有機物減排能力101萬噸/年,占總投資的17.6%。可以預見“十三五”將繼續新增VOCs減排能力,同時已將VOCs列入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體系,故按照治理項目在原有基礎上增加50%推測,“十三五”期間針對VOCs治理項目所需投資不低于922億元,每年投入約200億。
表4:治理設施所需投資